一、为啥古装剧总爱吃葡萄?
为啥古装剧总爱吃葡萄?
为啥总要吃葡萄呢?
其中有很大一个原因是葡萄传入中国比较早。
人类栽培葡萄、酿造葡萄酒和创造葡萄文化的历史悠久,而中国是世界上葡萄较早栽培地之一。
中国古代的栽培葡萄,是外来的物质文明,其原生地在黑海和东地中海沿岸一带及中亚细亚地区。
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引进大宛葡萄品种,中原内地葡萄种植的范围开始扩大,葡萄酒的酿造也开始出现,葡萄、葡萄酒有关的文化逐渐发展。
唐代诗人,王翰所作《凉州词二首·其一》是这样描写葡萄酒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里的凉州指的是今甘肃武威。这是一首描写军地边营的边塞诗。
里面提到葡萄美酒,虽然葡萄最早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
如今的医学研究也发现,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适量吃一些葡萄是有好处的,但葡萄中糖含量高达10%—30%,所以还是要控制一下量,不要贪多哦!
二、中国的红酒文化为什么很单一
其一是,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一味跛脚地追求产量、质量和市场诉求,但忽视了对消费者的观念与意识的引导。倘若人们没有或缺少这方面的意识,不去自觉消费,仍然处于未激发的潜在状态,无意识状态,就算公司生产再好的酒或做再多的广告恐怕也无济于事。
其二是,关税降低,国外葡萄酒不加思索的大举涌进,自以为锋锐无敌,稳操先入为主,对中国消费者也同样欠缺先期的文化引导和意识转化。只知道WTO后,中国的关税降低了,中国经济也发展了,中国人消费能力提升了,但国人对洋葡萄酒的概念究竟认识如何?认同度是高是低?等等这些要害问题,倘大局观之,国外的葡萄酒企业我想他们其实也没有去深思熟虑过。
三、蒸馏酒源于中国古代的?
唐朝。
据历史记载所谓“溜酒”(即蒸馏酒),先秦时代尚未之有。有之,则自唐代始。法国《世界风俗·酒》载:“中国酿酒,远在基督纪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纪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窃饮之。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其非蒸馏酒无疑。
在我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地域不一,留传下的蒸馏酒的名称很多,但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白酒这一名称却不是指蒸馏酒。前面已说过它是一种酿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现代,才用白酒代表经蒸馏的酒。
扩展资料:
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不能继续发酵,因此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浓度般不会超过20%。采用蒸馏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挥发性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易挥发的酒精(乙醇)蒸馏出来。
蒸馏出来的酒汽往往酒精含量较高,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 ~70%的蒸馏酒。所以,蒸馏器的采用是酿酒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且蒸馏技术还可以用于其他行业,尤其是现代的石油工业广泛使用蒸馏器,这些都为现代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古时也称'烧酒”)、“白兰地”、“威土忌”、“兰姆酒”等。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馏而成的。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威土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酿制后经蒸馏而成的,兰姆酒则是甘蔗酒经蒸馏而成的。
发酵容器的多样性也是造成烧酒香型各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发酵容器分为陶缸和地窖两大类型。陶缸还有地缸(将缸的大部分埋人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内的缸。自古以来,酒的发酵便离不开容器,黄酒发酵的容器多数为陶质容器,有的烧酒仍继承陶质容器发酵的传统。
如南方的烧酒发酵容器几乎都是采用陶器,即使是糟烧酒,也是如此。但自从出现蒸馏酒后,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地窖这一特殊的容器应运而生。所谓地窖发酵就是掘地为窖将原料堆积其中,让其自然发酵。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蒸馏酒
四、葡萄美酒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是指葡萄酒吗?
诗中的葡萄美酒是指葡萄酒,但跟现代的葡萄酒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诗词选本注释这首诗,只笼统说葡萄美酒产自西域。由《凉州词》这个题目,以及“琵琶马上催”、“沙场”、“征战”等语,可知这种美酒确实应该与西域有关。而一般工具书解释古代的“葡萄酒”时,也比较笼统,比如《辞源》说是“用葡萄酿制的酒”,“汉时来自西域,唐时已能自酿”,《汉语大词典》解说稍详,云“用新鲜葡萄或葡萄干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并引《史记·大宛列传》、晋张华《博物志》等为例。殊不知,古代的葡萄酒并非只有一种,而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制法与中原地区旧有的葡萄酒制法尤其不一样。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明确记载“葡萄酒有两样”,一种是简单地酿制而成的,“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法,无汗用干葡萄末亦可”,这也就是中原地区旧有的方法,据传汉代或三国时期就已开始制造,“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者也”。宋人朱翼中所著《北山酒经》也记载了酿制葡萄酒之法,比《本草纲目》所说要详细,说明了原料的份量、比例及具体制作工艺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用这样的方法酿成的“葡萄酒”并非现代意义的葡萄酒。
另一种葡萄酒的制法则类似烧酒,“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据李时珍说,这种制法“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太平御览》卷九七二引《唐书》:“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人皆不识。及破髙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也引述了这段记载,文字略异。既然三国时已有葡萄酒,而来自西域的这种酒居然“人皆不识”,直到唐太宗试制成功,“京中始识其味”,这就是说,从高昌学来的酒法,与先前所知晓的酿制方法是迥然不同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古代高昌所谓“踏浆”之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与今日欧洲一些小型酒厂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告诉我们:葡萄只有被破碎,使果汁与果皮上的酵母接触后,才能发酵,除了自然酵母,还可以在葡萄浆汁里加入酒母。《本草纲目》所称的“大曲”,应该就是酵母或酒母。王翰诗中产于西域的这种美酒,其制法与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颇为相似,据周桓刚《白酒工艺学》、李约瑟《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等著述说,它就像是古代的白兰地或葡萄烧。也有专家认为,《唐会要》等书中描绘的那种西域葡萄酒,更像是现代葡萄酒中的桃红葡萄酒,其颜色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
来自西域的这种新型葡萄酒,其技术居于同时代之前列。不过这方法在中国似乎并未得到广泛流传,据美国学者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载,直到晚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仍认为“中国人喝的酒是米制的,他们不用葡萄制酒,也没有从外国输入葡萄酒”(这记载是针对华南地区的)。金朝文豪元好问写了一篇《蒲桃酒赋》,序言中说,当时虽然多种葡萄,但“人不知有酿酒法”,“世无此酒久矣”,他的朋友刘光甫等人试着酿制了一些,自认为得到了“不传之秘”,但他们也承认,他们造的这种酒已没有古人所谓甘而不饴、冷而不寒等特点,看来顶多达到《北山酒经》、《本草纲目》等所载的酿制葡萄酒水准。
回到王翰所在的唐代,可以想象,这种来自西域的葡萄美酒,除了京中少数权贵,普通人是无法享受的,从这一点来说,《凉州词》中那些可以痛饮西域葡萄美酒的将士们还是有口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