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喝的葡萄酒是用什么容器装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葡萄指的是哪种葡萄,我国古代有野生葡萄并早已进行采摘和食用。这种野生葡萄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此时如果是帝王或王宫贵族,使用的应该是青铜器,尊、壶、斛、觥、皿都是青铜饮酒器。而普通贫民百姓就不同了,青铜器在当时属于重金属,是一种战略物资,普通人用不起也不能用,所以一般喝葡萄酒用的是陶器。而东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大体如此,不过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除了帝王和王宫贵族之外恐怕没有人有能力去和葡萄酒了。
而到了汉代汉武帝时期,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目前广义上的葡萄,现在所指的葡萄起源于欧洲,是一种进口水果。此时才应该是你所指的葡萄酒。汉代早期时金属方面并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发展,依旧是以青铜器为主,而百姓也依旧是以陶器为主。到了东汉时期,金属冶炼方面有了发展,青铜的产量得以提高,使得百姓中也有能够使用青铜的酒器了,而此时的酒器大多以斛,觥为主,觥筹交错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唐代时期,这种状态没有什么不同。
到了宋朝时期瓷器的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陶瓷这种造价便宜,外观白皙,质量较轻的材料得到了人民的喜爱,从帝王到寻常百姓都爱上了这种材质,所以陶瓷成了当时人们钟爱的一种酒器。而这种状态延续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陶瓷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而清朝末年,随着玻璃的进口,以及与外国人不断打交道,葡萄酒的酒器也与国外趋于相同,演变到了现在的状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如诗句所言,在我古代应用葡萄美酒最相宜的莫过于夜光杯了。夜光杯是用琢玉经过28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得到这玲珑剔透的玉杯。将葡萄酒倒入夜光杯中,至于月下,葡萄酒殷红的颜色变得娇艳欲滴,格外诱人,既带给世人视觉上的享受,又能更好的品味葡萄酒的香醇和诱人。
然而在中国古代最开始酿制葡萄酒时,饮用最先是以陶器相配,随着发展,为了符合皇室的身份和将葡萄酒的不同于寻常酒类的颜色衬托出来,便开始制造夜光杯。
而此后夜光杯也就成为了葡萄酒的必备容器,而这一特质也在众多的诗句中得到体现,尤其以唐朝为胜。将美酒轻轻的倾倒进华贵的夜光杯中,举杯对着明月,鲜艳的颜色夺去了众人的视线,轻晃酒杯,仿佛血液一样的液体在杯中流淌,缓缓喝一口,细细的品味。诱人的味道从舌尖缓缓的传达到全身的每一处,每一个细胞,那种极致的享受,让人飘飘欲仙。
正是的美景,美味,才使得这一绝美的搭配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甚至在各朝的皇室中掀起了狂潮。贵族们为了展示自己的高雅品位和雄厚的财力,纷纷寻求珍贵的玉料来制作精美的酒器。
现今的夜光杯大多是以和田玉制作,配以葡萄酒更是精益求精,然而现在的人都是用玻璃制作的高脚杯饮用葡萄酒。偶尔换换,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决定。
葡萄酒,一直被认为是“洋酒”,但实际上,葡萄酒是我国早就存在的酒类了,中国葡萄酒产生于汉武帝时期,在元代到达鼎盛时期,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名士,豪门贵胄喜爱饮用,而乘酒的杯子也会被记载到一些文学作品里。
唐朝王翰《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此中便写到”月光杯“,当然,并非字面意思,”月光杯“是用白玉制成,古人常把月亮比作白玉盘,故有”月光杯“之称,白玉作成的杯子来乘葡萄酒,其”土豪“程度可见一斑呀,当然,这是有讲究的,刘禹锡说: “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把种葡萄酿酒看成像种玉一样高尚,在当时的状况下,葡萄酒是极其贵重的,只有上流社会的人能够消费的起,所以啊,能用“月光杯“来盛呀。
我国出土的一些文物中也能寻到葡萄酒的踪迹。明代成化官窑的一件瓷杯,现在被命名为“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青花瓷器,由于皇家所需而制,由此得知,明代的上流社会也是喜爱葡萄酒的,甚至以葡萄为花纹制成杯子,专门用于喝葡萄酒,这也表明,葡萄酒在明代的地位依旧被摆的很高。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也曾出土过有关葡萄酒的器皿,在一个陶罐里发现由葡萄酒的成分,或许当时的人将葡萄酒存放在陶罐里,喝的时候用勺子打出来饮用,葡萄酒当作陪葬品,看来墓主人也是好酒者呀。
葡萄酒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自古就喜爱饮用,对其的赞美也滔滔不绝,我认为啊,具体每个朝代用什么容器来装,还是要看这个朝代盛行什么容器了,毕竟我国的瓷器也历史悠久呀。
为什么说勃艮第是法国葡萄酒之王
勃艮第,是法国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被世界葡萄酒迷所关注,其生产的葡萄酒力道浑厚坚韧,与波尔多葡萄酒的柔顺恰相对立,被称为法国葡萄酒之王。
勃艮第人引以自豪、也让外国人最心驰神往的,就是盛产于当地的红酒。整个勃艮第上空都弥漫着一种葡萄酒的醇香,可以说,勃艮第是一个葡萄酒的王国,从沙布利地区开始,到第戎正南的博纳和马孙,直至里昂正北的博若莱,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勃艮第的葡萄酒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享有盛誉,历久不衰。查理大帝时大力发展葡萄酒,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并打开了市场。本世纪30年代,勃艮第地区的酒进行了分级工作,其后允许以产地作为酒名,鼓励葡萄种植者用自己葡萄园的名称作为商标进行生产和销售。所以,勃艮第最好的酒都冠以当地种植园的名称。勃艮第的葡萄酒中,白酒通常为干酒,红酒则甘醇浓郁。其中尚贝尔旦被誉为“酒中之王”,霍马内.泛蒂是“酒中之后”。
在勃艮第,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红酒文化。从第戎到罗什波,无论是城堡还是私人旅馆,彩色屋顶上都是各具特色的葡萄园。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博纳的“上帝旅馆”。而在勃艮第的葡萄酒文化中,最受人青睐的古迹之一“济贫院”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济贫院在15世纪由法国掌玺大臣、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尼古拉.罗兰和其夫人建造,目的是为了给贫民提供一个避难所。今天,它已成为一个博物馆。这种济贫的传统一直保存至今。从1059年以来,每年的收获季节,也就是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天,都举行盛大的慈善拍卖活动,许多著名演员都赶来助兴。而这个时候,所有精明的葡萄酒生产商都是不会放过这一做广告的大好机会的。所以,拍卖活动实际上成了一个葡萄酒文化节。
在勃艮第人看来,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个优秀的“大使”。他们十分注意自己葡萄酒的形象。他们的酒至少要在橡树酒桶里装16个月才会拿出来让人品尝。勃艮第酒远销世界各地。人们通过香醇味浓的勃艮第葡萄酒认识了勃艮第。意大利、智利、英国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仿制勃艮第红酒。当然,这也更加提高了勃艮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