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的中国情人节—七夕
一.七夕的起源: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天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始於汉代。因此,七夕节的形成也在汉代,当时就有「穿七孔针」、「以瓜果祭牵牛织女」、「登楼曝衣」的习俗。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从恋爱进而结婚、分离,到每年只能相会一天,传说逐渐完整,由於情节感人,因此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只是每个地方流传的情节略有不同。以下是在台湾流传的故事:
古时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织女,花容月貌,手艺高明,天天为天宫织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种,因此玉帝就把织女许配给他。但是没想到两人却因为爱情缱绻而渐渐废驰了工作,玉帝非常担忧,就命令喜鹊(现为吉祥的象徵)转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许二人相聚一次,其余日子都要工作。但是这只喜鹊粗心大意,竟把命令传错了,说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还是过著恩爱的生活,终於把每天的工作废驰了。玉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并用发簪在空中划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离。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银河。同时,为处罚喜鹊的失职,命令喜鹊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类,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长桥,好让牛郎与织女过桥相聚。每当二人相聚之时,互相倾诉一年来的思慕之情,不断地淌著伤心的眼泪,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会下著毛毛细雨。
每逢「七夕」,民间的妇女有乞巧的习俗,故有人称为「乞巧节」;又因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也称为「女儿节」或「少女节」。在许多传统性的节日中,是最富有浪漫气氛的岁时节庆,所以又有「中国的情人节」之称。
另外七夕也是「注生娘娘」及「七娘妈」的诞辰。「注生娘娘」陈靖姑,又称「临水夫人」是福建蒲田县临水人。她之所以被人们奉祀为生育之神,是因为相传她曾救了很多的产妇。据说:宋代蒲城有个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妇怀胎十七个月,还没有生产,有一天,一个妇人自称姓陈专医生产专程来拜访他,吩咐他准备一间房间,房内的地板挖一个洞,把孕妇移到楼上,并且命令仆人拿著棍子在楼下看守,不久孕妇就生下一条大蛇,仆人看见立刻就把它打死,孕妇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兴要送珠宝表示感谢,但是陈姓妇人却不接受,只要求一条手帕就离开了。多年以后,徐清叟调任福州,在一座陈夫人庙里面,发现了这条手帕,於是他就奏请朝廷,封赠神号。据说,福州的注生娘娘庙,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赐的三十六个宫女,本省祀奉注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数的。
七月七日也是魁星夫子的诞辰,「魁星」是星宿的名称,也就是北斗第一颗星。因为一般相信魁星是「文章之府」,所以一般人,特别敬奉魁星,现在一般各地的寺庙,也有奉祀魁星,而且把魁星列为「五文昌」之一,而称他叫「魁星夫子」。
二.七夕的习俗:
1. 斗巧、乞巧:
「斗巧」起源於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才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乞巧」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巧艺的意思。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在七夕的夜晚,妇女用彩线穿七巧针,并且摆设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被认为得到织女的青睐,能够得到灵心巧手。而「天宝遗事」更记载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游宴,并在七夕当天陈列瓜果,插鲜花,准备了酒食,向牛郎织女乞求的事(而这也是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提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由来);并且捉了蜘蛛,放在小盒子里,到隔天早上,看看蜘蛛结网的稀密程度(密的巧多,疏的巧少),来判断是否得到了巧。但明清以后,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在七月七日的上午,拿一碗水曝晒在太阳下,过一会儿,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投入水中,针便会浮在上面。如果这时看到水底的针影成云物、花朵、鸟兽的影子或细直如针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针影像槌子般粗或弯曲不成形的,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
另外,在七夕不仅可以乞巧,又可以乞富、乞寿、乞子,但只能乞求一个,不能三者兼得。「感遇录」记载:据说唐代郭子仪曾在七夕时出城散步,仰望天空,忽然见到天上有一位美女,坐著车在一堆人的簇拥下迎面而来,郭子仪知道她是一位天神,就向她乞求长寿与富贵,女神答应了,果然在这之后,郭子仪一帆风顺,大富大贵又得长寿。
2. 晒衣、晒书:
「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起源於汉代。据说汉朝建章宫的北边有个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到七月七日的时候常见到宫女在晒衣服。
汉代登楼晒衣服的风俗到魏晋时演变出晒书的习俗。据说司马懿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因此装疯躺在家中,魏武帝派人去探查,正好是在七月七日那天,假装疯病的司马懿却在家中晒书,派去的人回去禀告,魏武帝命令司马懿立刻回朝任职,若不去就要拘捕她,司马懿不得不回朝从命,当时的文人都讲求虚名,往往用晒书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因此形成晒书的风气。
3. 土娃娃「磨呵乐」:
「磨呵乐」也叫「磨喉罗」,在佛经的译名就是土娃娃,根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书的记载,这种娃娃有用泥敷的,有用木雕的,进贡到宫廷里面的还有用象牙雕镂或龙涎佛手香木制成的,它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可以到三尺,和真的小孩不相上下。有些地方在七月七日出售蜡做的小娃娃,让妇女买回家,浮於水中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4. 巧果:
所谓的巧果就是一种面果。宋朝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很多种精致的做法:除了油面蜜糖外,有加芝麻、花生、核仁、玫瑰等不同配料,油炸而成非常可口。
5. 应节小玩意:
除了乞巧外,宋朝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京城在七月七日时,市面上还出售一些可供赏玩吃食的应节小东西。如在香瓜上雕刻出种种花样,称做「花瓜」;用黄蜡铸出小鸳鸯、小鸭、小鸡、小鱼等涂上色彩,放在水盆中,称为「水上浮」;在木板上敷土重塑,让它长出绿苗,再配上小茅屋,小人物,做成袖珍的田舍人家,称为「谷板」,早几天把绿豆或小麦放置在磁盆内,用水浸泡,让它长出数吋长的嫩芽,再用红蓝彩带扎成一束,称为「种生」等等,充分显示出北宋人当时真懂得生活的乐趣。
6. 拜七娘妈:(在泉州、台湾及华南沿海地区有此习俗)
众所周知的织女,在本省的宗教崇拜中,被尊为「七星娘娘」。而他和其他六位姊妹(即七仙女)会保佑人间未满十六岁的小孩,顺利长大成人,是儿童的守护神,民间对护佑孩童的七仙女多以「七娘妈」尊称之。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时,在这一天的黄昏,家中有小孩的,都要在门口祭拜七娘妈,祈求子女平安长大。首先烧香请下神案上的香炉,再准备供品,供品有:
软粿(在台中又称为「不情愿粿」):用糯米搓成,类似汤圆,在中心用手指压一个凹洞(因牛郎织女一年才相会一次,难免会难过,有情的信众便将象徵「一家团圆」的汤圆压个凹洞来盛装他们的眼泪)、鸡酒油饭(糯米饭、胡麻油、酒、鸡合煮而成的饭)、牲礼、水果
香花:圆仔花、鸡冠花或茉莉花、凤仙花等(一为多子,一是浓香,取子多,香火浓的意思)
清水一盆,新毛巾一条(让七娘妈洗手洗脸)
凸粉、胭脂(化妆品)、红砂线等
金纸、寿金、刈金、烛等
祭祀的仪式和一般祭祀相同,黄昏时在门前或庭院中祭拜,祭祀结束部份花、粉、红纱线抛上屋顶给「七娘妈」化妆使用,一部份留给自己用,俗信可以变成像「七娘妈」一样,手巧又美丽。
拜过「七娘妈」后,还要另外准备一份鸡酒、油饭、软粿,在床头拜谢「床母」,烧三柱香,感谢并祈求「床母」保护幼儿好睡、好摇饲,祈求完毕,将香插在缝隙安全处,稍待片刻,手持「床母衣(一种印有衣服图样的金纸)」拜供「床母」察纳后,加以焚烧,就完成祭仪。
7. 做十六岁:(台南府城中山路的开隆宫;起源於台南市西区)
民间传说:妇女结婚后,求「注生娘娘」早生贵子;怀孕后,求「临水夫人」保佑分娩平安;婴儿诞生以后至十六岁,则「七娘妈」庇护。因为「七娘妈」是儿童的保护神,所以小孩满十六岁时,要在当年七月七日「七娘妈生」这一天,举行成年礼,俗称「做十六岁」。
一般幼儿出生满周岁后,父母为了让子女平安长大,常有到七娘妈庙让子女拜「七娘妈」为契子、契女(义子、义女)的拜祭仪式,在仪式中行「加絭」(即加钱),「加 」是以古钱、银造的锁牌或以黄纸画符折成八卦形装入红布袋,系上红线,挂在颈上,所以又叫「挂絭」。大家相信「加絭」后,就可保护幼儿平安。而后每年七夕,都要到庙中祭祀,将「絭」在香炉上旋绕,希望获得灵力,直到满十六岁时,在当年七月七日携带祭品。祭品有:
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
四果
红龟粿、面线、麻油鸡酒
带尾甘蔗两根
金纸、经衣(用於祭祀孤魂野鬼)
七娘妈亭(用竹片结扎,用纸糊的楼台,有两层或三层两种,上面写著:「福禄全寿」、「蓬莱宫」、「百子亭」等字样
到庙里祭拜,以答谢「七娘妈」多年来照顾的恩情。依例须先烧香拜「七娘妈」,行三跪九叩礼。祭祀结束,做十六岁的成年人须穿过供桌,钻过父母亲所拿的「七娘妈亭」;钻时不可向以后看,要向前看,表示前途在前方,应勇往直前,不要回顾。钻过「七娘妈亭」时,男的往左绕三圈,女的往右绕三圈,民间称为「出鸟母间」、「出婆姐间」,前者与「七娘妈」化身为鸟庇佑儿女的传说有关;后者则与临水夫人的三十六婆姐照顾幼儿的传说有关。然后拜谢神明,焚烧「七娘妈亭」,供献金纸、经衣,将挂在颈上的「絭」取下,「脱絭」后,表示完成「成人礼」,已经长大成人了。
8. 拜魁星:
拜魁星和拜织女一样,都是在月光下进行。祭拜时常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用桂圆、榛子、花生三种乾果,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个人手拿三种乾果各一颗,往桌上投,随它自己滚动,看哪一种乾果滚到某人面前停下来,那麼那个人就代表那一种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
一般读书人时,在清朝时大多购买青蛙来放生,以拜魁星(因为古代的奎与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变为魁星,所以买青蛙放生来祝贺他的生辰,并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台湾祭拜魁星用羊或犬来祭拜,称为「魁星会」,这是因为取其角的谐音,以为高中的吉兆。
诗情画意的中国情人节—七夕
一.七夕的起源: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天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始於汉代。因此,七夕节的形成也在汉代,当时就有「穿七孔针」、「以瓜果祭牵牛织女」、「登楼曝衣」的习俗。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从恋爱进而结婚、分离,到每年只能相会一天,传说逐渐完整,由於情节感人,因此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只是每个地方流传的情节略有不同。以下是在台湾流传的故事:
古时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织女,花容月貌,手艺高明,天天为天宫织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种,因此玉帝就把织女许配给他。但是没想到两人却因为爱情缱绻而渐渐废驰了工作,玉帝非常担忧,就命令喜鹊(现为吉祥的象徵)转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许二人相聚一次,其余日子都要工作。但是这只喜鹊粗心大意,竟把命令传错了,说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还是过著恩爱的生活,终於把每天的工作废驰了。玉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并用发簪在空中划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离。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银河。同时,为处罚喜鹊的失职,命令喜鹊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类,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长桥,好让牛郎与织女过桥相聚。每当二人相聚之时,互相倾诉一年来的思慕之情,不断地淌著伤心的眼泪,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会下著毛毛细雨。
每逢「七夕」,民间的妇女有乞巧的习俗,故有人称为「乞巧节」;又因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也称为「女儿节」或「少女节」。在许多传统性的节日中,是最富有浪漫气氛的岁时节庆,所以又有「中国的情人节」之称。
另外七夕也是「注生娘娘」及「七娘妈」的诞辰。「注生娘娘」陈靖姑,又称「临水夫人」是福建蒲田县临水人。她之所以被人们奉祀为生育之神,是因为相传她曾救了很多的产妇。据说:宋代蒲城有个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妇怀胎十七个月,还没有生产,有一天,一个妇人自称姓陈专医生产专程来拜访他,吩咐他准备一间房间,房内的地板挖一个洞,把孕妇移到楼上,并且命令仆人拿著棍子在楼下看守,不久孕妇就生下一条大蛇,仆人看见立刻就把它打死,孕妇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兴要送珠宝表示感谢,但是陈姓妇人却不接受,只要求一条手帕就离开了。多年以后,徐清叟调任福州,在一座陈夫人庙里面,发现了这条手帕,於是他就奏请朝廷,封赠神号。据说,福州的注生娘娘庙,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赐的三十六个宫女,本省祀奉注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数的。
七月七日也是魁星夫子的诞辰,「魁星」是星宿的名称,也就是北斗第一颗星。因为一般相信魁星是「文章之府」,所以一般人,特别敬奉魁星,现在一般各地的寺庙,也有奉祀魁星,而且把魁星列为「五文昌」之一,而称他叫「魁星夫子」。
二.七夕的习俗:
1. 斗巧、乞巧:
「斗巧」起源於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才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乞巧」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巧艺的意思。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在七夕的夜晚,妇女用彩线穿七巧针,并且摆设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被认为得到织女的青睐,能够得到灵心巧手。而「天宝遗事」更记载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游宴,并在七夕当天陈列瓜果,插鲜花,准备了酒食,向牛郎织女乞求的事(而这也是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提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由来);并且捉了蜘蛛,放在小盒子里,到隔天早上,看看蜘蛛结网的稀密程度(密的巧多,疏的巧少),来判断是否得到了巧。但明清以后,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在七月七日的上午,拿一碗水曝晒在太阳下,过一会儿,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投入水中,针便会浮在上面。如果这时看到水底的针影成云物、花朵、鸟兽的影子或细直如针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针影像槌子般粗或弯曲不成形的,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
另外,在七夕不仅可以乞巧,又可以乞富、乞寿、乞子,但只能乞求一个,不能三者兼得。「感遇录」记载:据说唐代郭子仪曾在七夕时出城散步,仰望天空,忽然见到天上有一位美女,坐著车在一堆人的簇拥下迎面而来,郭子仪知道她是一位天神,就向她乞求长寿与富贵,女神答应了,果然在这之后,郭子仪一帆风顺,大富大贵又得长寿。
2. 晒衣、晒书:
「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起源於汉代。据说汉朝建章宫的北边有个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到七月七日的时候常见到宫女在晒衣服。
汉代登楼晒衣服的风俗到魏晋时演变出晒书的习俗。据说司马懿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因此装疯躺在家中,魏武帝派人去探查,正好是在七月七日那天,假装疯病的司马懿却在家中晒书,派去的人回去禀告,魏武帝命令司马懿立刻回朝任职,若不去就要拘捕她,司马懿不得不回朝从命,当时的文人都讲求虚名,往往用晒书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因此形成晒书的风气。
3. 土娃娃「磨呵乐」:
「磨呵乐」也叫「磨喉罗」,在佛经的译名就是土娃娃,根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书的记载,这种娃娃有用泥敷的,有用木雕的,进贡到宫廷里面的还有用象牙雕镂或龙涎佛手香木制成的,它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可以到三尺,和真的小孩不相上下。有些地方在七月七日出售蜡做的小娃娃,让妇女买回家,浮於水中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4. 巧果:
所谓的巧果就是一种面果。宋朝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很多种精致的做法:除了油面蜜糖外,有加芝麻、花生、核仁、玫瑰等不同配料,油炸而成非常可口。
5. 应节小玩意:
除了乞巧外,宋朝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京城在七月七日时,市面上还出售一些可供赏玩吃食的应节小东西。如在香瓜上雕刻出种种花样,称做「花瓜」;用黄蜡铸出小鸳鸯、小鸭、小鸡、小鱼等涂上色彩,放在水盆中,称为「水上浮」;在木板上敷土重塑,让它长出绿苗,再配上小茅屋,小人物,做成袖珍的田舍人家,称为「谷板」,早几天把绿豆或小麦放置在磁盆内,用水浸泡,让它长出数吋长的嫩芽,再用红蓝彩带扎成一束,称为「种生」等等,充分显示出北宋人当时真懂得生活的乐趣。
6. 拜七娘妈:(在泉州、台湾及华南沿海地区有此习俗)
众所周知的织女,在本省的宗教崇拜中,被尊为「七星娘娘」。而他和其他六位姊妹(即七仙女)会保佑人间未满十六岁的小孩,顺利长大成人,是儿童的守护神,民间对护佑孩童的七仙女多以「七娘妈」尊称之。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时,在这一天的黄昏,家中有小孩的,都要在门口祭拜七娘妈,祈求子女平安长大。首先烧香请下神案上的香炉,再准备供品,供品有:
软粿(在台中又称为「不情愿粿」):用糯米搓成,类似汤圆,在中心用手指压一个凹洞(因牛郎织女一年才相会一次,难免会难过,有情的信众便将象徵「一家团圆」的汤圆压个凹洞来盛装他们的眼泪)、鸡酒油饭(糯米饭、胡麻油、酒、鸡合煮而成的饭)、牲礼、水果
香花:圆仔花、鸡冠花或茉莉花、凤仙花等(一为多子,一是浓香,取子多,香火浓的意思)
清水一盆,新毛巾一条(让七娘妈洗手洗脸)
凸粉、胭脂(化妆品)、红砂线等
金纸、寿金、刈金、烛等
祭祀的仪式和一般祭祀相同,黄昏时在门前或庭院中祭拜,祭祀结束部份花、粉、红纱线抛上屋顶给「七娘妈」化妆使用,一部份留给自己用,俗信可以变成像「七娘妈」一样,手巧又美丽。
拜过「七娘妈」后,还要另外准备一份鸡酒、油饭、软粿,在床头拜谢「床母」,烧三柱香,感谢并祈求「床母」保护幼儿好睡、好摇饲,祈求完毕,将香插在缝隙安全处,稍待片刻,手持「床母衣(一种印有衣服图样的金纸)」拜供「床母」察纳后,加以焚烧,就完成祭仪。
7. 做十六岁:(台南府城中山路的开隆宫;起源於台南市西区)
民间传说:妇女结婚后,求「注生娘娘」早生贵子;怀孕后,求「临水夫人」保佑分娩平安;婴儿诞生以后至十六岁,则「七娘妈」庇护。因为「七娘妈」是儿童的保护神,所以小孩满十六岁时,要在当年七月七日「七娘妈生」这一天,举行成年礼,俗称「做十六岁」。
一般幼儿出生满周岁后,父母为了让子女平安长大,常有到七娘妈庙让子女拜「七娘妈」为契子、契女(义子、义女)的拜祭仪式,在仪式中行「加絭」(即加钱),「加 」是以古钱、银造的锁牌或以黄纸画符折成八卦形装入红布袋,系上红线,挂在颈上,所以又叫「挂絭」。大家相信「加絭」后,就可保护幼儿平安。而后每年七夕,都要到庙中祭祀,将「絭」在香炉上旋绕,希望获得灵力,直到满十六岁时,在当年七月七日携带祭品。祭品有:
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
四果
红龟粿、面线、麻油鸡酒
带尾甘蔗两根
金纸、经衣(用於祭祀孤魂野鬼)
七娘妈亭(用竹片结扎,用纸糊的楼台,有两层或三层两种,上面写著:「福禄全寿」、「蓬莱宫」、「百子亭」等字样
到庙里祭拜,以答谢「七娘妈」多年来照顾的恩情。依例须先烧香拜「七娘妈」,行三跪九叩礼。祭祀结束,做十六岁的成年人须穿过供桌,钻过父母亲所拿的「七娘妈亭」;钻时不可向以后看,要向前看,表示前途在前方,应勇往直前,不要回顾。钻过「七娘妈亭」时,男的往左绕三圈,女的往右绕三圈,民间称为「出鸟母间」、「出婆姐间」,前者与「七娘妈」化身为鸟庇佑儿女的传说有关;后者则与临水夫人的三十六婆姐照顾幼儿的传说有关。然后拜谢神明,焚烧「七娘妈亭」,供献金纸、经衣,将挂在颈上的「絭」取下,「脱絭」后,表示完成「成人礼」,已经长大成人了。
8. 拜魁星:
拜魁星和拜织女一样,都是在月光下进行。祭拜时常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用桂圆、榛子、花生三种乾果,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个人手拿三种乾果各一颗,往桌上投,随它自己滚动,看哪一种乾果滚到某人面前停下来,那麼那个人就代表那一种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
一般读书人时,在清朝时大多购买青蛙来放生,以拜魁星(因为古代的奎与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变为魁星,所以买青蛙放生来祝贺他的生辰,并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台湾祭拜魁星用羊或犬来祭拜,称为「魁星会」,这是因为取其角的谐音,以为高中的吉兆。
诗情画意的中国情人节—七夕
一.七夕的起源: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天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始於汉代。因此,七夕节的形成也在汉代,当时就有「穿七孔针」、「以瓜果祭牵牛织女」、「登楼曝衣」的习俗。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从恋爱进而结婚、分离,到每年只能相会一天,传说逐渐完整,由於情节感人,因此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只是每个地方流传的情节略有不同。以下是在台湾流传的故事:
古时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织女,花容月貌,手艺高明,天天为天宫织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於勤於牧牛耕种,因此玉帝就把织女许配给他。但是没想到两人却因为爱情缱绻而渐渐废驰了工作,玉帝非常担忧,就命令喜鹊(现为吉祥的象徵)转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许二人相聚一次,其余日子都要工作。但是这只喜鹊粗心大意,竟把命令传错了,说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还是过著恩爱的生活,终於把每天的工作废驰了。玉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并用发簪在空中划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离。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银河。同时,为处罚喜鹊的失职,命令喜鹊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类,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长桥,好让牛郎与织女过桥相聚。每当二人相聚之时,互相倾诉一年来的思慕之情,不断地淌著伤心的眼泪,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会下著毛毛细雨。
每逢「七夕」,民间的妇女有乞巧的习俗,故有人称为「乞巧节」;又因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也称为「女儿节」或「少女节」。在许多传统性的节日中,是最富有浪漫气氛的岁时节庆,所以又有「中国的情人节」之称。
另外七夕也是「注生娘娘」及「七娘妈」的诞辰。「注生娘娘」陈靖姑,又称「临水夫人」是福建蒲田县临水人。她之所以被人们奉祀为生育之神,是因为相传她曾救了很多的产妇。据说:宋代蒲城有个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妇怀胎十七个月,还没有生产,有一天,一个妇人自称姓陈专医生产专程来拜访他,吩咐他准备一间房间,房内的地板挖一个洞,把孕妇移到楼上,并且命令仆人拿著棍子在楼下看守,不久孕妇就生下一条大蛇,仆人看见立刻就把它打死,孕妇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兴要送珠宝表示感谢,但是陈姓妇人却不接受,只要求一条手帕就离开了。多年以后,徐清叟调任福州,在一座陈夫人庙里面,发现了这条手帕,於是他就奏请朝廷,封赠神号。据说,福州的注生娘娘庙,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赐的三十六个宫女,本省祀奉注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数的。
七月七日也是魁星夫子的诞辰,「魁星」是星宿的名称,也就是北斗第一颗星。因为一般相信魁星是「文章之府」,所以一般人,特别敬奉魁星,现在一般各地的寺庙,也有奉祀魁星,而且把魁星列为「五文昌」之一,而称他叫「魁星夫子」。
二.七夕的习俗:
1. 斗巧、乞巧:
「斗巧」起源於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才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乞巧」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巧艺的意思。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在七夕的夜晚,妇女用彩线穿七巧针,并且摆设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织女乞巧—如果夜里有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被认为得到织女的青睐,能够得到灵心巧手。而「天宝遗事」更记载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华清池游宴,并在七夕当天陈列瓜果,插鲜花,准备了酒食,向牛郎织女乞求的事(而这也是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提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由来);并且捉了蜘蛛,放在小盒子里,到隔天早上,看看蜘蛛结网的稀密程度(密的巧多,疏的巧少),来判断是否得到了巧。但明清以后,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在七月七日的上午,拿一碗水曝晒在太阳下,过一会儿,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投入水中,针便会浮在上面。如果这时看到水底的针影成云物、花朵、鸟兽的影子或细直如针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针影像槌子般粗或弯曲不成形的,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
另外,在七夕不仅可以乞巧,又可以乞富、乞寿、乞子,但只能乞求一个,不能三者兼得。「感遇录」记载:据说唐代郭子仪曾在七夕时出城散步,仰望天空,忽然见到天上有一位美女,坐著车在一堆人的簇拥下迎面而来,郭子仪知道她是一位天神,就向她乞求长寿与富贵,女神答应了,果然在这之后,郭子仪一帆风顺,大富大贵又得长寿。
2. 晒衣、晒书:
「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起源於汉代。据说汉朝建章宫的北边有个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到七月七日的时候常见到宫女在晒衣服。
汉代登楼晒衣服的风俗到魏晋时演变出晒书的习俗。据说司马懿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魏武帝的猜忌,因此装疯躺在家中,魏武帝派人去探查,正好是在七月七日那天,假装疯病的司马懿却在家中晒书,派去的人回去禀告,魏武帝命令司马懿立刻回朝任职,若不去就要拘捕她,司马懿不得不回朝从命,当时的文人都讲求虚名,往往用晒书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因此形成晒书的风气。
3. 土娃娃「磨呵乐」:
「磨呵乐」也叫「磨喉罗」,在佛经的译名就是土娃娃,根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书的记载,这种娃娃有用泥敷的,有用木雕的,进贡到宫廷里面的还有用象牙雕镂或龙涎佛手香木制成的,它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可以到三尺,和真的小孩不相上下。有些地方在七月七日出售蜡做的小娃娃,让妇女买回家,浮於水中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4. 巧果:
所谓的巧果就是一种面果。宋朝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很多种精致的做法:除了油面蜜糖外,有加芝麻、花生、核仁、玫瑰等不同配料,油炸而成非常可口。
5. 应节小玩意:
除了乞巧外,宋朝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京城在七月七日时,市面上还出售一些可供赏玩吃食的应节小东西。如在香瓜上雕刻出种种花样,称做「花瓜」;用黄蜡铸出小鸳鸯、小鸭、小鸡、小鱼等涂上色彩,放在水盆中,称为「水上浮」;在木板上敷土重塑,让它长出绿苗,再配上小茅屋,小人物,做成袖珍的田舍人家,称为「谷板」,早几天把绿豆或小麦放置在磁盆内,用水浸泡,让它长出数吋长的嫩芽,再用红蓝彩带扎成一束,称为「种生」等等,充分显示出北宋人当时真懂得生活的乐趣。
6. 拜七娘妈:(在泉州、台湾及华南沿海地区有此习俗)
众所周知的织女,在本省的宗教崇拜中,被尊为「七星娘娘」。而他和其他六位姊妹(即七仙女)会保佑人间未满十六岁的小孩,顺利长大成人,是儿童的守护神,民间对护佑孩童的七仙女多以「七娘妈」尊称之。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时,在这一天的黄昏,家中有小孩的,都要在门口祭拜七娘妈,祈求子女平安长大。首先烧香请下神案上的香炉,再准备供品,供品有:
软粿(在台中又称为「不情愿粿」):用糯米搓成,类似汤圆,在中心用手指压一个凹洞(因牛郎织女一年才相会一次,难免会难过,有情的信众便将象徵「一家团圆」的汤圆压个凹洞来盛装他们的眼泪)、鸡酒油饭(糯米饭、胡麻油、酒、鸡合煮而成的饭)、牲礼、水果
香花:圆仔花、鸡冠花或茉莉花、凤仙花等(一为多子,一是浓香,取子多,香火浓的意思)
清水一盆,新毛巾一条(让七娘妈洗手洗脸)
凸粉、胭脂(化妆品)、红砂线等
金纸、寿金、刈金、烛等
祭祀的仪式和一般祭祀相同,黄昏时在门前或庭院中祭拜,祭祀结束部份花、粉、红纱线抛上屋顶给「七娘妈」化妆使用,一部份留给自己用,俗信可以变成像「七娘妈」一样,手巧又美丽。
拜过「七娘妈」后,还要另外准备一份鸡酒、油饭、软粿,在床头拜谢「床母」,烧三柱香,感谢并祈求「床母」保护幼儿好睡、好摇饲,祈求完毕,将香插在缝隙安全处,稍待片刻,手持「床母衣(一种印有衣服图样的金纸)」拜供「床母」察纳后,加以焚烧,就完成祭仪。
7. 做十六岁:(台南府城中山路的开隆宫;起源於台南市西区)
民间传说:妇女结婚后,求「注生娘娘」早生贵子;怀孕后,求「临水夫人」保佑分娩平安;婴儿诞生以后至十六岁,则「七娘妈」庇护。因为「七娘妈」是儿童的保护神,所以小孩满十六岁时,要在当年七月七日「七娘妈生」这一天,举行成年礼,俗称「做十六岁」。
一般幼儿出生满周岁后,父母为了让子女平安长大,常有到七娘妈庙让子女拜「七娘妈」为契子、契女(义子、义女)的拜祭仪式,在仪式中行「加絭」(即加钱),「加 」是以古钱、银造的锁牌或以黄纸画符折成八卦形装入红布袋,系上红线,挂在颈上,所以又叫「挂絭」。大家相信「加絭」后,就可保护幼儿平安。而后每年七夕,都要到庙中祭祀,将「絭」在香炉上旋绕,希望获得灵力,直到满十六岁时,在当年七月七日携带祭品。祭品有:
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
四果
红龟粿、面线、麻油鸡酒
带尾甘蔗两根
金纸、经衣(用於祭祀孤魂野鬼)
七娘妈亭(用竹片结扎,用纸糊的楼台,有两层或三层两种,上面写著:「福禄全寿」、「蓬莱宫」、「百子亭」等字样
到庙里祭拜,以答谢「七娘妈」多年来照顾的恩情。依例须先烧香拜「七娘妈」,行三跪九叩礼。祭祀结束,做十六岁的成年人须穿过供桌,钻过父母亲所拿的「七娘妈亭」;钻时不可向以后看,要向前看,表示前途在前方,应勇往直前,不要回顾。钻过「七娘妈亭」时,男的往左绕三圈,女的往右绕三圈,民间称为「出鸟母间」、「出婆姐间」,前者与「七娘妈」化身为鸟庇佑儿女的传说有关;后者则与临水夫人的三十六婆姐照顾幼儿的传说有关。然后拜谢神明,焚烧「七娘妈亭」,供献金纸、经衣,将挂在颈上的「絭」取下,「脱絭」后,表示完成「成人礼」,已经长大成人了。
8. 拜魁星:
拜魁星和拜织女一样,都是在月光下进行。祭拜时常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用桂圆、榛子、花生三种乾果,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个人手拿三种乾果各一颗,往桌上投,随它自己滚动,看哪一种乾果滚到某人面前停下来,那麼那个人就代表那一种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
一般读书人时,在清朝时大多购买青蛙来放生,以拜魁星(因为古代的奎与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变为魁星,所以买青蛙放生来祝贺他的生辰,并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台湾祭拜魁星用羊或犬来祭拜,称为「魁星会」,这是因为取其角的谐音,以为高中的吉兆。
|